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Pano Education

在哈佛大學的生活|如何進入世界頂尖名校|哈佛大學學姊經驗談

已更新:2023年8月22日



Life at Harvard University
Life at Harvard University


Harvard - Brigitte

我是Brigitte 就讀哈佛大學大二升大三的學生,主修經濟,輔修藝術史及建築。

聊聊你為什麼選擇現在就讀的學校,以及你申請的科系

為什麼會申請哈佛大學?當然是因為他是哈佛大學呀!(笑)

在哈佛大學非常棒的地方是:在那邊遇到的人!你會被就讀哈佛大學的學生們驚艷,原來這麼多人在做這麼多如此優秀的事情。例如我的室友就是一位職業的芭蕾舞者,總而言我仍然覺得在哈佛大學遇到的人,是我覺得最吸引人的地方。

分享科系在做些什麼,和為什麼選擇這個科系

經濟系算是一個預設的科系。如同多數人的選擇,我主修經濟的主因是我尚未確定未來的發展與走向。但我仍然認為這是蠻不錯的基礎,目前系上所學大多對人生規劃相當有用的知識:經濟概論、國際趨勢等,其內容包含政治及如何影響全球社會、美國經濟、如何管理自己的資產等。

你在高中做哪些準備及活動,讓你被哈佛大學錄取

當你申請哈佛大學的時候,你通常不會先選擇科系。至於被哈佛大學錄取的原因,有些人在運動方面非常突出,有些人做了氣候環境方面的研究,但其實多數錄取者並不完全知道哈佛大學在自己身上看見哪項他們偏好的特質。我想,我們都常常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或不屬於這裡。


關於高中參與的活動,我在夏威夷完成高中學業,而我就讀的高中每年大約會有5-6 人錄取哈佛大學,而我擔任學校年刊的總召,這項活動及團隊是全然由學生組成,另外我參與數學隊競賽、在醫院進行闌尾炎相關研究專案及一些志工服務。


然而總歸一句,還是得看哈佛大學的招生官在你身上看到什麼他們想要的特質。

你在美國長大,是否有哪些過渡期,從夏威夷的高中到麻薩諸塞州就讀哈佛大學的生活經驗

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過渡期,我聽過許多身邊的朋友,深受東西岸氣候的影響,而有季節性憂鬱症(冬季憂鬱),然而也許因為經常旅行的關係,我並不太容易感到不適應。


另外關於上課的部分,有些會疑惑我們是否會在課前充分的預習,事實上,通常我並不會預習,有時也僅大略讀過課綱,並不會有人在課中點名回答問題,有的話也不用太有壓力,其實真的極少數學生會真的做足準備去上課。

聊聊你在哈佛大學校園的生活

哈佛大學的學生其實鮮少離開校園,食宿皆有提供,所有需要的資源在校園內都可以取得。很少學生離開校園去探索波士頓市區,這也是為什麼我目前以及未來都想積極去探索,我會和室友、朋友相約定期在市區用餐,享受一些波士頓市區的生活,並且稍微抽離校園。


另外,我弟弟在塔夫茨大學 (Tufts University) 唸書,我們生活的區域也有很多學校,如麻省理工學院 (MIT)、 東北大學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和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 等,因此有許多機會可以認識到各個學校的學生。

更多關於社團及課外活動的經驗

我是哈佛大學的創投社社長 (Harvard VCG, Harvard Undergraduate Venture Capital Group),亦有許多其他的社團:經濟類型、大學諮詢類型的社團等等,哈佛大學的社團皆極度競爭,基本上要進入各個社團都需要通過競賽才能有機會錄取社團。而我經營的創投社以教育學員進入新創投資平台為主要目標,因此需要通過許多競賽及關卡才能進入社團。


我認為哈佛大學的社團和整個校園的風氣充滿門檻,要進入各個領域的社團和圈子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然而換言之,一旦你找到或是成功進入你想要的圈子,不論接觸到的人或是學術相關的知識,將對你的整個大學生活及職涯有極大的幫助。

如此競爭的環境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

其實一切都是一體兩面的,在進入哈佛前你會需要成為最頂尖的學生,真的進到校園後,雖然知道自己是世界頂端的申請者,然而同時你也將與所有世界各地的頂尖好手比較與競爭。


有時候當我們被特定的社團拒於門外時,當然會非常沮喪,但我也常鼓勵自己和身邊的朋友:縱然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在底端打轉,但我們至少通過層層關卡來到這裡! (We made it here!) 當然這一切心理建設與心態轉換對很多人而言非常困難。

哈佛大學的學生閒暇娛樂都做些什麼呢

我很喜歡音樂!我去年時常去看演出或是聽演唱會,現在甚至會自己去找演出和活動,我在意的不是跟誰去而是去享受自己真的喜歡的音樂,這非常享受!而很多身邊的朋友都非常宅,他們的日常就是去上課、去實習、去社團活動,最後回家,然後日復一日。因此我期許自己未來留更多時間專注於自身,並與自己相處。

未來是否計劃在美國發展及給將要申請的學弟妹一些申請建議

我並沒有在台灣長大,因此我大概不會回到台灣,但也不見得會持續待在美國生活發展。

關於給學弟妹的建議:盡你所能!(Try your best!) 我申請了約三十間大學,我考慮的是我適合哪裡,哪裡會是我有興趣生或和學習的環境。


而大學招生辦事處總是在尋找全方位的學生,不只擁有專精擅長的領域,更對於全方面都抱持好奇心與學習熱忱,另外,捫心自問:你想要什麼,就像我父母時常告訴我的:不問就不會有收穫(If you don’t ask, you don't get.),因此做足準備,並調整好心態吧!

70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